麦格雷戈:大富里可以战胜维尔德
其間,父親的兄弟得病去世,幸運的哥哥被叫過去頂差。
徐旭於1日主持韓國陸軍導彈戰略司令部和空軍導彈防禦司令部整編儀式時,表示韓軍擁有射程、精準度、威力都大為進步的多種導彈,能夠快速且精確攻擊位於北韓的所有目標。金與正此次的聲明與北韓今(2022)年進行的一系列武器試驗有關,包含該國四年來首次的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ICBM)發射行動,導致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升溫
文:永遠是學生的實驗教育工作者—筱原純 蒙特梭利學校沒有考試 蒙特梭利學校和一般教育模式最大的差別,就是蒙特梭利學校並沒有所謂的「考試」,大多數人在聽到這樣的教育模式時,心中最大的疑問通常是:「如果不考試的話,要怎麼知道學生有沒有學會?」。在一般學校裡,第一個步驟和第三個步驟非常被重視與強調,也就是所謂的教學與後續的評量。國家課綱越來越強調閱讀素養,但閱讀素養從哪裡來?如果只是在國文課的時候閱讀,只是在被迫帶去圖書館的時候閱讀,只是在早自習被規定的時間內閱讀,還能讓學生自動發現閱讀這件事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擁有所謂的「閱讀素養」嗎? 在這間教室中,放了很多很有意思且知識含量高的書,有時候我也會想要和孩子一樣,坐下來好好讀一本書,並撰寫閱讀筆記。「教學」占了大部分時間,老師花上一節又一節的課程,去對學生進行「教學」。就如同前面章節提到的,在每天的固定時段是某一個小組的上課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會由老師向學生展示與介紹學習的內容。
然而,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針對第二個步驟的重視程度是很高的,學生花上多數的時間進行自己選擇的「工作」,並藉由這段時間進行課程的延伸學習。再來,老師攤開一個長長的海報,上面標示著人類歷史上各大文明的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農地違章工廠納管申請登記期限已在3月19日截止,不過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質疑經濟部的法規有違憲之虞,聯合跨黨派34名立法委員聯合提出憲法訴訟,今(1)日在司法院林岱樺和部分立委表示,去年經濟部公告「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大量排除《工輔法》納管對象,損害人民財產和商業經濟發展,違反了《工廠管理輔導法》本來納管輔導工廠合法化的意旨,希望大法官解釋爭議。
環團強調,中高污產業坐落在農業區,且會產生大量含有重金屬的空污、廢水,一旦廢水流入農田,將使土壤受鎘、銅、鎳、鉻等多種重金屬有毒物質汙染,侵害農業生產環境,嚴重威脅台灣糧食安全。且農地違章工廠不比在工業區的廠房,可以有規模且系統性的處理空污、水污與廢棄物,這些違章工廠很多是緊連農地、或僅隔一條小水溝就是糧食生產區,易造成嚴重的居安、食安危機。此次參與連署的34名跨黨派立委包括民進黨立委林岱樺、王美惠、蘇治芬、湯蕙禎、吳玉琴、邱泰源、陳亭妃、陳秀寶、羅美玲、邱志偉、蔡易餘、陳素月、黃世杰、楊曜、陳明文、吳琪銘、陳歐珀、林俊憲、黃秀芳、劉建國,無黨籍立委蘇震清、黃國書,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謝衣鳳、廖婉汝、溫玉霞、呂玉玲、葉毓蘭、陳超明、林德福、鄭天財、孔文吉、楊瓊瓔、陳玉珍。陳素月表示,農地工廠是存在已久的問題,《工輔法》修法時也考量到設有工廠的農地不可回復。
他們也舉例,配備該有的污染防治設備本來就是廠商應負的責任,但即便配備完善的防治設備,還是看到在雲林農地上的中高污染冠林砂石廠,傾倒事業廢水到旁邊的石牛溪中,工廠內頻頻傳出惡臭,附近居民苦不勘言,多次向縣政府舉報陳情,經環保局查處違規高達11次,開罰超過82萬元。又如中高汙染工廠卻已申請臨時登記工廠的沅泰工業、儀彰企業,取得完環保許可後,仍繞流偷排有毒廢水,造成嚴重污染。
由農委會劃定的農產業群聚區等土地,其中的未登記工廠才可申請納管。林岱樺為什麼要申請釋憲? 這起釋憲聲請案導因於,原本《工輔法》28-1條規定,對於低汙染的既有未登記工廠,除了中央主管機關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者可申請納管,但去年2月5日經濟部公告,「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者」行政命令,大量排除《工輔法》納管對象。已排除高汙染產業,讓沒有汙染之虞的產業能循程序申請納管就地合法,但經濟部公告限制農產業群聚,使無汙染之虞的工廠因行政命令而無法申請納管,這樣對人民財產不公平。而中高污染的認定標準是依經濟部與環保署共同匡列51+2項的非屬低污染認定基準 ,易造成空污與水污的產業,包含電鍍、染整、皮革、紙漿、橡膠等。
中高污產業坐落在農業區,且會產生大量含有重金屬的空污、廢水,林岱樺現在來吵並曲解原本的法律意圖,是在護航工廠業者,也漠視了經濟部和部分努力合法工廠的努力。不過多個環團也發布聯合聲明反駁,過去政府立法從寬,經濟部已經給這些農地工廠許多機會和時間申請納管不過多個環團也發布聯合聲明反駁,過去政府立法從寬,經濟部已經給這些農地工廠許多機會和時間申請納管。林岱樺認為,這公告變成「原則上不納管,並由農委會可任意劃定農產業群聚」,一旦被認定為「非農產業群聚」則無法進行納管、輔導,行政院經濟部、農委會用公告就違反權力分立原則,嚴重侵犯立法院立法權核心領域。
林岱樺為什麼要申請釋憲? 這起釋憲聲請案導因於,原本《工輔法》28-1條規定,對於低汙染的既有未登記工廠,除了中央主管機關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者可申請納管,但去年2月5日經濟部公告,「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者」行政命令,大量排除《工輔法》納管對象。然而經濟部初估全台各地仍有2000多家工廠未申請,將會彙整資料,並交由地方政府優先調查這些未登記工廠,未來恐祭出停工、斷水斷電或拆除。
2011年時,經濟部就已經為中高污染工廠開巧門,讓他們只要取得環保許可就可以申請臨時工廠登記。被排除的包括經縣市政府或農委會審認從事農業相關行業,位於都市計畫區、非都市土地之鄉村區、工業區或1公頃以上由建築用地為主所形成的聚落範圍,以及由建築用地為主所形成的聚落或農產業群聚地區等邊緣土地3類型都被納入。
他們也舉例,配備該有的污染防治設備本來就是廠商應負的責任,但即便配備完善的防治設備,還是看到在雲林農地上的中高污染冠林砂石廠,傾倒事業廢水到旁邊的石牛溪中,工廠內頻頻傳出惡臭,附近居民苦不勘言,多次向縣政府舉報陳情,經環保局查處違規高達11次,開罰超過82萬元。而中高污染的認定標準是依經濟部與環保署共同匡列51+2項的非屬低污染認定基準 ,易造成空污與水污的產業,包含電鍍、染整、皮革、紙漿、橡膠等。此次參與連署的34名跨黨派立委包括民進黨立委林岱樺、王美惠、蘇治芬、湯蕙禎、吳玉琴、邱泰源、陳亭妃、陳秀寶、羅美玲、邱志偉、蔡易餘、陳素月、黃世杰、楊曜、陳明文、吳琪銘、陳歐珀、林俊憲、黃秀芳、劉建國,無黨籍立委蘇震清、黃國書,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謝衣鳳、廖婉汝、溫玉霞、呂玉玲、葉毓蘭、陳超明、林德福、鄭天財、孔文吉、楊瓊瓔、陳玉珍。且農地違章工廠不比在工業區的廠房,可以有規模且系統性的處理空污、水污與廢棄物,這些違章工廠很多是緊連農地、或僅隔一條小水溝就是糧食生產區,易造成嚴重的居安、食安危機。又如中高汙染工廠卻已申請臨時登記工廠的沅泰工業、儀彰企業,取得完環保許可後,仍繞流偷排有毒廢水,造成嚴重污染。聲明中解釋,2010年政府為規管農地違章工廠,對工廠進行分流治理:低污染工廠得申請臨時工廠登記,中高污染工廠則要輔導進入工業區。
陳素月表示,農地工廠是存在已久的問題,《工輔法》修法時也考量到設有工廠的農地不可回復。農地違章工廠納管申請登記期限已在3月19日截止,不過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質疑經濟部的法規有違憲之虞,聯合跨黨派34名立法委員聯合提出憲法訴訟,今(1)日在司法院林岱樺和部分立委表示,去年經濟部公告「基於環境保護或安全考量不宜設立工廠」,大量排除《工輔法》納管對象,損害人民財產和商業經濟發展,違反了《工廠管理輔導法》本來納管輔導工廠合法化的意旨,希望大法官解釋爭議。
林岱樺強調,連署提出憲法訴訟的34名立法委員立場並非反對環保,僅就經濟部、農委會執意違反《工輔法》第28條之5的立法意旨,堅持以一紙公告形式強行侵害立法權核心一節,提出憲法訴訟,期望憲法法庭能就系爭憲法爭議做成解釋。環團強調,中高污產業坐落在農業區,且會產生大量含有重金屬的空污、廢水,一旦廢水流入農田,將使土壤受鎘、銅、鎳、鉻等多種重金屬有毒物質汙染,侵害農業生產環境,嚴重威脅台灣糧食安全。
環團指控立委卻對過往的教訓視而不見,執意要為中高污染工廠再開後門,把更多污染未爆彈留在農地上。已排除高汙染產業,讓沒有汙染之虞的產業能循程序申請納管就地合法,但經濟部公告限制農產業群聚,使無汙染之虞的工廠因行政命令而無法申請納管,這樣對人民財產不公平。
由農委會劃定的農產業群聚區等土地,其中的未登記工廠才可申請納管。中高污產業坐落在農業區,且會產生大量含有重金屬的空污、廢水,林岱樺現在來吵並曲解原本的法律意圖,是在護航工廠業者,也漠視了經濟部和部分努力合法工廠的努力受俄烏戰爭的衝擊,英國汽油和柴油價格隨國際價格飆升,政府不得不宣布削減燃油稅以因應飆升的油價。但27個成員國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依賴程度不一,其中德國(佔40%)、義大利(佔30%)與多個中歐國家特別依賴俄羅斯的能源。
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了共155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佔整體天然氣進口的45%,根據研究組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數據,每日歐盟成員國花在採購俄羅斯天然氣的成本,就高達約1億1800萬美元。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一夜之間,俄羅斯完全不再提供能源,我們的許多成員國將陷入真正的困境,所以我們需要確保……對自己的傷害不會比對普亭(Vladimir Putin)的傷害更大。
但另方面,英國於3月8日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減少採購俄羅斯石油(俄羅斯進口占英國石油總量的8%,天然氣佔5%),此將影響英國對於家庭能源支付價格上限的政策,此上限將在4月份增加700英鎊至2000英鎊,今年秋天將再次提高至約3000英鎊。BBC報導,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人」(Global Witness)的執行長戴維斯(Mike Davis)指出,「在實施制裁的同時,必須提供社會補貼支持,以確保制裁措施不會加深歐洲持續的能源貧困危機,讓沒有人必須在取暖和吃飯之間做出選擇。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指出,對於某些國家而言,短期內改用煤炭看似是可行的應變措施,但卻可能給國家帶來更多問題,如迅速增加碳排放。對此,歐盟執委會在3月8日公佈,今(2022)年預計將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減少三分之二,並預計在2030年之前完全不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石油及煤礦,結束對俄羅斯能源供給的依賴。
負責氣候政策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表示,僅管非常難,但這確實是有可能達成的目標,並敦促謹慎行事,「這會結束我們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給我們必要政策的迴旋空間。面對俄烏戰爭導致能源供應短缺、價格節節高漲,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警告,如果採取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採取激烈手段,歐洲經濟可能會因而陷入衰退。NPR報導,莫拉維茨基稱:「當歐洲其他人將俄羅斯視為商業夥伴時,我們看到俄羅斯使用天然氣和石油作為勒索的一種方式。」 歐盟計劃自美國、卡達等國進口更多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今年從他國進口量約600億立方公尺,為俄羅斯進口量的三分之一),這項不具約束性的提案,要求歐盟成員國在9月30日前將天然氣存量提高至90%(目前歐盟成員國平均庫存僅27%)。
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則在3月7日宣布,政府將補助超過200億歐元以平抑高漲的能源價格,但此舉也將會擴大財政赤字。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則在3月30日宣布,波蘭正在啟動歐盟國家中最激進的計劃以擺脫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禁止所有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進口,並呼籲其他歐盟國家也減少對從俄羅斯進口燃料的依賴,稱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將提供俄羅斯繼續戰爭的資金。
歐盟期望透過尋找替代供應國、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加速擴大清潔能源的使用來實現這項目標。文:吳宗宜 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盟成員國便開始試圖進行能源改革,希望大幅減少對俄羅斯能源、尤其是天然氣的依賴。
BBC報導,Rystad Energy分析師迪亞茲(Carlos Torres Diaz)表示,「因為去年煤炭發電量增加了18%,我們已經看到其所帶來的排放量增加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到2022年,歐洲碳排放量將繼續上升,因為煤炭發電的排放量大約是用天然氣發電的兩倍。」 歐盟執委會鼓勵各國使用一系列措施保護消費者,包括對能源公司的利潤徵收暴利稅(windfall taxes),但在短期內,能源價格暴漲會給貧窮人口帶來極大的生活壓力。